【时政新闻】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解读五中全会精神,信息量很大!
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解读五中全会精神,信息量很大!
10月30日上午,首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和解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关于全会精神、规划《建议》和大家关心的问题,1个多小时的新闻发布会释缩小量信息,一起来看。
10月30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局部管日常任务的副部长王晓晖,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任务的副主任韩文秀,国度开展和革新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度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介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主持。
习近平总书记担任规划《建议》起草组组长
规划《建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的。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成立了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同志担任副组长。7个月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两次起草组会议,研究审议规划《建议》稿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指导原则和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很多重要的批示指示,为规划《建议》稿的起草掌握小气向、确定大思路、提出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屡次到中央和基层深入调研,亲自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屡次亲自修改审定文件稿,进行战略谋划,倾注了少量心血,确保了规划《建议》稿的起草得以高质量完成。
规划《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
规划《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特别是对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开展格式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
网上征求意见,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
8月16日至29日,“十四五”规划编制任务在网上征求意见,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广阔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网上留言有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
规划《建议》中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
简而言之,规划《建议》的中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开展阶段、新开展理念、新开展格式。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树立全局中的中心位置
五中全会在《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树立全局中的中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度开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掌握世界开展大势、立足以后、着眼久远作出的战略布局。
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
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也是一脉相承的,自立自强与开放协作不是统一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的科技创新历来都不是封锁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面向未来,中国扩大科技开放协作的步伐将会越迈越大。
提出新开展格式是主举措为、临时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提出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开展格式,是我们党对经济开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掌握和实践运用。这是主举措为,不是主动应对,是临时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新开展格式强调的不是国际经济的单循环
新开展格式强调的是国际国际双循环,不是国际经济的单循环。国际循环也是树立在国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不是每个中央都搞自我小循环,不是说层层要搞省内循环、市内循环、县内循环。
构建新开展格式,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位置的下降
构建新开展格式,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位置的下降。相反,展望未来,我国外贸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的规模将会继续地扩大,在国际上的位置也会继续地提升,这也是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
中美彻底“脱钩”基本不现实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间的经济联系是由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和全球经济的开放性所决定的,彻底“脱钩”基本不现实,关于中美两国来说,关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没有益处。其实,真正想脱钩的少而又少,真心要协作的多而又多。
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
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当然我们要办的事很多,千头万绪,有三件事情特别重要,就是革新、开放、创新。
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
五中全会对文化树立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必需遵循的首要原则
“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将面临极端复杂的国际形势,要破解许多难题,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增强党的全面领导。五中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必需遵循的首要原则,道理就在这里。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田玲荔 陈应华